方燕玲會計師專欄
我國人均國民所得根據世界貨幣基金(IMF)的計算,台灣2025年的預估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為82,610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2位,與荷蘭並列。此數字也意味著台灣的經濟實力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屬富裕國家前列。探查原因,主要係半導體、台灣電子零組件、AI產業的實力,變局之下出口依舊暢旺所致。相較之下,傳統產業則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必須引導產業轉型、強化競爭力。然而,這當中穿插著家族企業傳承轉型,以及衍生另一層面財富重分配的社會議題。過去60年台灣家族企業大量茁壯,目前正在進入迫切需要傳承接班的階段。特別是已經上市或上櫃成為公開發行公司的家族企業,如何平衡「公司治理」和「家族治理」的關係,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已經和國家競爭力的傳承息息相關。
台灣家族企業經過60年與臺灣經濟一同發展及成長後,許多至今仍屹立不搖根基穩健的家族企業創辦者,均已進入迫切傳承交班的階段,特別在家族企業已經上市或上櫃成為公開發行公司,能夠落實「公司治理」並取得與「家族治理」平衡,以達到永續經營企業來順利完成家族傳承,永遠是家族內部重要議題,也是決定國家競爭力能否能延續之關鍵 。家族企業除必須為能夠永續經營其產業而努力之外,在未來企業與累積之資產,以及其所有權分配、家族間是否和睦,並且如何建立一套長治久安的制度,都是需要被重視的問題。此外,隨著家族企業的持續成功發展,目前仍屹立不搖的臺灣家族企業已經傳至三代以上,然而,據統計國內企業及高資產人士,已經開始進行家族傳承規劃者不到七成 ,因此家族傳承架構、可行工具及機制之研究有其迫切之需求。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 EY)與政治大學商學院共同合作,調查臺灣上市和上櫃公司共1,740家,以2021年6月31日為基準之2020至2021年報資料,以了解每家上市櫃公司持股結構,已超過30%由家族及其相關人持有,判斷該企業是否為家族企業,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上市櫃公司中,約有54%為家族企業 。安永調查研究顯示,對臺灣家族企業而言,目前家族治理中最需要強化的項目前三名分別是:一、完善家族接班計畫(33%)。二、傳承家族願景和價值觀(24%)。三、家族規範與責任的訂定及制度化(16%)。再深入調查「正式治理」機制對家族及家族企業運作的影響程度為何,79%的家族企業認為正式治理機制對企業帶來正面的影響 。
就我國家族傳承現況,相較於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許多歷經百年以上仍屹立不搖的著名家族企業,係以家族治理為核心精神,透過不同的傳承架構與商業模式,將家族事業永續經營至今,並發揚光大。例如,這些著名家族至2022年為止,已經傳承十三代的德國默克(Merck)家族,從傳統藥業跨足到生物高科技及半導體的經營。其間歷經工業革命、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分裂再統一,均能一一克服危機。至今家族企業傳承已達354年之久。其他著名的家族,例如,美國洛克菲勒(Rockefeller)家族,於18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The Standard Oil Company),其永續經營家族產業至今,已歷經七代共155年。雖然,家族成員已經不再參與原創辦企業內部核心決策之營運,但仍持有不少股份,保有所有權及受益權,因而,改採家族辦公室或家族基金方式營運,建立龐大金融網擴大多樣化的投資。除此之外,更進一步成立慈善基金會,以關懷人類、社會及自然生態為出發點,讓後代子孫除了經營企業及財富管理外,並回饋善盡社會責任。另一種家族產業代表則是,在傳承的過程中參與許多領域的發展。例如,位在歐洲的穆里耶茲(Mulliez)家族,自其於西元1900年創立至今已經125年,整體家族成員超過780名以上,參與的生意遍佈運動、家電、餐飲、汽車等產業。另有持續千年仍然保有傳統規模的經營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創建於西元718 年的日本法師溫泉,已經延續1307年之久,至今已經由第46代接班。
綜觀上述家族均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有完善的家族治理,訂立家訓或家族憲章,讓子孫繼承先祖的創業精神及家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相較之下,臺灣主要的大型家族企業主要受益於二戰之後國民政府遷台,在1960至1970年帶創設居多,至2023年為止,例如遠東集團與新竹物流已有87年之歷史、順天堂藥廠79年、臺灣水泥76年、臺塑集團72年,國泰集團68年,富邦集團65年等。這些企業目前均由第二代掌舵,正面臨是否由第三代或專業經理人接班的難題。此外,有更多在1980至1990年代興起的企業,這些由由戰後嬰兒潮企業家創立的企業,目前都已面臨迫切接班問題,但他們的第二代在新經濟的衝擊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很難如過去手把手父子相傳方式。此外,過去創辦人採平分股權給子女以示公平的傳承方式,結果面臨到因股權分散,因而喪失家族經營權的案例,比比皆是。就台灣家族企業進入全面傳承規劃而言,相較歐美臺灣家族企業全面傳承,雖屬啟動階段,但卻十分迫切。
因此,台灣家族企業現在籌劃家族治理及企業傳承接班,必須掌握天時、地利及人和三大關鍵。首先是天時,臺灣家族企業普遍面臨轉型與傳承的關鍵時刻,不論企業或家族成員都有迫切接班的需求。其次是地利,逢全球疫情及地緣政治已經之故,大多企業創辦人有更多時間留在台灣,或已經適應改變使用數位做全球管理模式,可以靜思從長規劃家族傳承架構。最後是人和,目前臺灣家族成員間關係尚稱和諧,且大都仍由第一代掌控,因此,是共商家族治理機制的最佳契機。
本文經方燕玲會計師同意授權刊登